[宁河名人] 于敏院士与他的启蒙母校芦台一小

[复制链接]
锕呆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21-2-4 17:26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
于敏院士与他的启蒙母校芦台一小
儒侠

在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》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,颁授改革先锋奖。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、改革先锋——这是继中国杰出科学家奖、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、国家最高科技奖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、全国道德模范——敬业奉献模范等诸多殊荣之后,党、国家和人民给予于敏院士的又一次褒奖。正当人们通过网络、报刊表达敬意的时候,2019年1月16日,伟大的科学家、坚定的爱国者于敏院士在北京逝世,享年93岁。


“于敏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”(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语),他淡泊明志、投身科技、献身国防的事迹,随着近年解密已有所披露。他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,都是在人民大会堂,都是接受最高领导人授奖。第一次是1999年9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“两弹一星”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被授予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,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,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公众前露面,距离被解密已有11年。第二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被授予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。于敏院士还有两次与他的启蒙母校芦台一小有关的“不公开露面”,真实体现了这位大科学家不但有“惊天的事业,沉默的一生”,还有对家乡深沉的眷恋、对后学殷切的希望。正是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”。


微信图片_20210204172238.jpg 微信图片_20210204172242.jpg



1926年8月16日,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(今天津市宁河区)芦台镇一个职员家庭。他的儿时都是在芦台度过的。1932年~1938年他在芦台镇完全小学校(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小)上小学。这所小学为1897年(清光绪二十三年)春清廷礼部主事王照(也是芦台镇人,清末抗英英雄王锡朋四世孙、“官话字母”制订人)创办,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标示“小学堂”的教育机构,是中国第一所地方小学。彼时《芦台完全小学校歌》歌词云:“绵绵我校,历史悠长。艰难缔造,勿坠勿亡。前程万里,发仞芦阳。孝悌忠信,勤俭是刚。礼义是则,廉耻是方。一本斯旨,勿怠勿荒。完全小学,造福异乡。福颐永护,天地同康”。其中“造福异乡”的办校宗旨突破了“造福桑梓”传统观念,不仅为家乡培养有用人才,更瞩目于为更多的人服务,体现着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教育救国的胸襟。于敏就是在这样一所开先河、有气魄的小学完成了他的知识启蒙。他在回忆小学生活时表示:“孝、悌、忠、信”四个字是我们完小的校训,一致影响着我,孝、悌、忠、信教育我在家里,要孝顺父母,善待兄弟姐妹;在人生中,要忠于国家,为民族做贡献。


因为工作需要,于敏的名字保密了三十年之久,直到1988年才解禁。2004年5月2日,于敏院士和夫人带着孙子,在弟弟于确的陪同下,不惊动宁河县委、县政府回家乡、回母校探访。那天是星期日,芦台一小重建的教学楼已经落成启用2年多,于敏院士和家人来到学校门口兴冲冲地和孙子合影,又和蔼地和传达室工作人员说明来意,来到校园里和教学楼里参观。传达室工作人员没有想到他就是核物理学家、“中国氢弹之父”,没有向学校校长报告,学校在以后很久才知道这件事。


微信图片_20210204172247.jpg

2014年4月27日,带着全校师生的期盼和祝福,芦台一小校长刘宗明和学校科技小组师生代表一行6人赴北京拜访于敏院士。于老很少接受媒体采访,但这次听说母校的师生代表要来, 88岁高龄的他不顾行动不便,欣然接受。刘校长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。于老回忆录童年在校时光,嘱托弟弟和儿子为启蒙母校校史馆尽量多地提供资料,更好地激励母校的小校友们。当学校“科技小明星”李健一同学献上自己的获奖作品和自己代表全校学生写的一封信时,于老谆谆教诲,掷地有声地说:“超越时空,直上苍穹”,孩子倍受鼓舞。于老应邀为学校科技小组题写“于敏科技小组”并题字“努力学习,莫负大好时光”,为母校老师们题字“教书育人,敬业乐业”。拜访结束时,于老深情寄语母校全体在校学生:“我是你们的爷爷,也是你们的校友!我很羡慕你们生长在美好时代,振兴中华靠你们的创造性,希望您们胸怀宽广,好好学习,将来能为国家作更大的贡献!”于老心系国家,期冀后生的情怀溢于言表,让人油然产生敬仰之情。刘校长一行代表母校师生和家乡父老祝福于老永葆科学的青春,健康长寿!


微信图片_20210204172251.jpg 微信图片_20210204172255.jpg 微信图片_20210204172259.jpg

芦台一小在“求真楼”三楼开辟了“于敏科技乐园”,墙壁上悬挂着于敏的事迹,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的照片等。橱架上摆放着于敏科技小组学生动手制作的科技作品,以及“声、光、电”等一系列科技模型。2015年1月9日上午,接到于敏荣获201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消息后,芦台一小一片欢腾,师生们奔走相告,用校讯通通知所有学生晚上19:00收看《新闻联播》。19:00校领导班子、师生代表、家委会代表、教育局德育科同志和于敏的弟弟于确一起在学校会议室收看《新闻联播》,当习总书记与于老握手合影时,会议室里响起热烈掌声。宁河电视台采制了新闻,于确接受了采访。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讲述于敏的事迹。2015年2月27日,于敏院士被评为“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;2015年10月,于敏院士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,学校都组织学生及家长及时收看有关节目,学习于敏的事迹和精神。

微信图片_20210204172302.jpg 微信图片_20210204172306.jpg

2019年1月16日,于敏院士逝世的噩耗传来,学校干部教师纷纷在微信圈里表达哀思,李贺忠校长向有关部门请示如何进一步表达追念。17日,是学生们返校领通知书的日子,很多同学来到“求真楼”三楼“于敏科技乐园”,把书架里学校自己编印的《中国氢弹之父——于敏》小册子郑重地摆在茶几上于敏院士回母校的照片前,摆了整整一排……

微信图片_20210204172310.jpg 微信图片_20210204172313.jpg


民族脊梁,国之重器——科学家于敏院士走了,他启蒙母校的师生永远怀念他、学习他。

来源: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第一小学公众号


发呆,也是一种境界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楼主

管理员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