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宁河历史] 宁河十二种文化(五)

[复制链接]
玄月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21-3-7 17:06:2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
10.jpg

第九种:宁河的农耕文化。宁河为渤海沉积平原,处在海河水系下游,地形开阔,光、热、水资源丰富,土地肥力较高,自古就有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。三国时期,曹操在这里驻军,把宁河作为屯田、备粮和军需转输基地。元代在宁河试种水稻,明、清引进新稻种、新技术,清道光年间,县令乔邦哲大力推广种稻,并改进灌溉方式。新中国成立后,水稻种植发展很快,水利设施逐步完善,成为天津农业大县。1985年,国务院农牧渔业部确定宁河为水稻基地县。“小站稻”成为品牌。在漫长的耕种历史中,宁河广大群众发明了许多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,形成具有农耕文化色彩的地名,创造了宁河方言,并使“应时、取宜、守则、和谐”的农耕文化哲学内涵得以充分体现。所以,更贴切地概括宁河人普遍特点,或许要再加上这样的定语:“务实”而不保守、“抱团”并不欺生、“平和”但不服输。现在,宁河群众已越来越深地认识到农耕文化及影响,有的自发建设“农耕文化园”,就是想留住这几千年传下的宝贵遗产,留下村落美好的记忆,表达农耕的内涵、农村的温暖、农民的伟大。

11.jpg

第十种:宁河的湿地文化。湿地、森林、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,世界上有“湿地公约”,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。千百年来,湿地以其特有的美学、教育、文化等功能,成为人类音乐、美术和文学的创作源泉,形成了特有的湿地环境和人文理念。湿地文化内涵丰富,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。宁河西南部有著名湿地——七里海,号称京津之肺、津城之肾、物种之库。“之肺”是说其不仅面积大,而且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出城市很多,是天然氧吧和空气湿度、温度调节器。“之肾”是说这里保持了水源、净化了水质、蓄洪防旱、调节气候,改善了区域生态状况、维护了生态平衡。七里海也是世界上贝壳堤与湿地并存的三块区域之一。“之库”是说这里物种资源丰富,有植物200余种、动物300余种、仅鸟类就有182种,是北方候鸟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大通道。“紫蟹(就是七里海河蟹,学名中华绒螯蟹,因生长于河海两水中,而蒸后壳呈紫色得名)、银鱼、芦苇草”是七里海三宝。尽管离市区并不远,但这里是动植物的天堂,七里海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惜物种资源具有重要作用。1992年,经国务院批准为“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”,是天津“一轴两带、南北生态”总体规划中“北生态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七里海”5000年前已基本形成,滋养浸润着宁河的土地和人民,使这里对生态的关爱和友好成为自觉,热爱自然、尊重自然、保护自然、融入自然的精神渗透到生活中,进一步凝结成平和乐观健康的心态。目前,宁河在全面保护“七里海”的基础上,突出古、野、绿、水、文的特点,使湿地文化不断得到弘扬。

中共宁河区委宣传部

持续搬砖中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楼主

少校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